星期日, 6月 20, 2010

想著關於收納時間與空間的問題

地球時間的總額已經超過46億年,如果從第一個尼安德塔(Neanderthals)人出現開始計算,人類總共擁有這其中的320多萬年。320多萬年意謂著什麼?又容納了什麼?這龐大的問句牽引著許多複雜的思索。

在不同的時代中,都有人試圖解釋時間:神學家將永恆指認為時間的終點;哲學家則以「存在」換算它,最後得到「真理」;歷史學家們總是聽見時間的絮語,他們小心翼翼、堅守純淨的心靈與節制的情感,只為書寫一段過去的故事。如果,我們願意計算狂熱與奔放的部分,那我們將能看見幾個藝術家正在烈日下的暗房裡,專注地描繪時間的臉龐。但無論如何,時間這個概念從未曾被恰當的描述過,那連續不斷卻又難以追蹤的特質,使我們無法規範對它的感覺,它總是以想像式的速度流過人們的生命,可能毫無標示,也可能化為記憶;它能提供生命歷史的線索,又或許會造成永無法辯駁的誤讀。

對現代人而言,為了更周延地認識世界,人們採集所有能以某種方式保存的歷史物質,根據各種智性或感性的系統,將之規則地收藏起來。也因此,人類社會在每個發展、建設的過程中都營建了不同性質的博物館,用以容納一切改變與未曾改變的過去。博物館存在的任務之一,便是在一個穩定、固定的場域中,呈現各種流動的時空。它必須收納時間與空間,以及在這兩者之外的其他。

沒有留言: